半臉寓意各種思想、行為都只能代表某人的一部分。我們所有的好壞與面貌,都有成長的機會。

研究生雙週記

論文進展與紀錄 (10) – 不斷反思與回顧

論文系列來到第10篇,表示從第一篇開始已經過了20週,也就是將近5個月的時間,不好好留下紀錄幫助自己回頭檢視歷程的話,很容易會用過去幾天的自己比較現在的自己,而感覺沒什麼長進。

就像慢跑一樣,讓自己前進的每一步都很渺小,尤其是感到疲累的時候,更是覺得前進緩慢,透過APP協助紀錄里程,會發現其實自己仍在不知不覺中跑了好幾公里。

論文整體進展

模型效能提升以及認識文獻實驗的做法

在3/28第一次將十萬筆資料,利用預訓練模型bert-chinese,跑四個epoch用了三個多小時,測試的準確率只有45%左右,非常差勁。到4/5時透過刪除資料中unknown的標籤,並且調整batch_size,一樣4個epoch的訓練時間所短至約兩個多小時,而測試準確率來到約64%。

而預期要使用的論文實驗方法,在反覆翻閱作者引用的文獻和公開的github程式碼後,多少有了認識,雖然因為作者是因為在此主題上開發了一種模型,運用了總共上百個資料庫,是我無法仿效的。但當中一些概念可以自己寫code去呈現。

論文進展, 論文, 模型, 準確率, 實驗

Image by congerdesign from Pixabay

遇到卡住就做檢查

遇到卡住的時候,我做的事情是立刻脫離手頭上的任務,整理目前狀況與問題,釐清現在最該處理的問題是什麼。因此考量到論文的目的,暫時不以提升模型準確率為現在的短期目標,而是要讓論文的架構先完成,後續再做優化,同時也要思考把每次的實驗結果自動留下紀錄,寫論文的時候才可以有資料可以使用。

如果不這麼做就會在參數優化、文獻研究、電腦效能、程式效能和實驗的調整之間瘋狂切換,大腦馬上就累了。然而要從手頭的任務脫離,就得先面對脫離「有做事的安全感」時帶來的不適感,這必須讓自己在執行任務的同時保持警覺。

透過課堂作業整理論文內

課堂作業要模仿寫論文的方式,去整理動機、目的與文獻,透過目前的論文進度,很快就完成了這次的作業要求,同時也幫助自己簡單反思了一次論文內容。

收穫與感想

回顧的力量

這段期間,有不少讓自己做回顧的機會,除了在論文任務上的回顧。也有像是在3/27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過世,當下馬上拿出他的經典著作《快思慢想》以及當時閱讀做的筆記。想起的大多都不是書中的專業知識,而是當時坐在已歇業的咖啡廳落地窗旁寫下閱讀筆記的自己,依稀記得出社會頭幾年沒有著力點的追尋職涯目標的感受,不斷透過閱讀讓自己有前進的感覺。

與此相對的現在,是比較清楚該何去何從的自己。雖然當時沒有明確目的,只知道用力前進,但那些閱讀過的知識某些變成自己的內涵,某些變成分享給他人的素材,某些則成了幫助現在目標的技巧。沒有回顧就不會想到這些事情,這些能夠成為自信的點滴累積。

即使漫無目的地向前跑,至少體力總會變多的吧,這種體悟油然而生,也聯想到《踏實感的練習》書中的接納,過去所做的事情終究都會變成養分,與現在的方向不同,也好過什麼都沒做,這樣想之後,心情就輕鬆了不少。

回顧, 專注, 當下, 體驗, 論文進展

Image by Dariusz Sankowski from Pixabay

如何善用專注力

前面提到的回顧,在《人究竟如何擁有專注力?》影片中,就是屬於四象限中的「體驗」,思緒發散在過去/未來的時間線上。而當我們把思緒單一在現在的時間點上,就變成了另一個象限的專注力。

認識思緒的使用方式與時間軸所劃分出來的四象限,對於一天如何分配生產力能帶來更好的幫助。因為專注力是一種能力,認為自己沒有專注力的人,通常是因為沒有好好使用這四個象限。

像是當你想好好體驗當下的時候卻想著工作的事情,就是在當下這個時間點,用單一的方式使用思緒,而不是讓思緒發散,導致消耗大量腦力,讓自己更累。《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一書提到:「如今,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裡,如果你想變得更有生產力,管理好精力和專注力才是首要之務,時間管理反倒變得其次。」這也點出了,什麼時機使用專注力在如今的時代至關重要。

最後分享同樣是《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提到的一段話:「當你持續長時間工作,或是花太多時間忙東忙西,通常這並不表示你有太多工作要做,而只是意味著你並未明智善用精力和專注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