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臉寓意各種思想、行為都只能代表某人的一部分。我們所有的好壞與面貌,都有成長的機會。

閱讀心得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心得 – 從自我破壞到內心平靜的方法

為何推薦這本書?

我們都遇過感覺卡住的時刻,或是知道應該改變卻遲遲沒有行動,如果是朋友你會怎麼給他建議?如果是年輕的自己,你會希望收到什麼建議?

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好友、未來的自己或是一位智者在跟你對話,讓你知道你可能遇到了什麼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比你自己知道的還要更加深層,因此需要慢慢抽絲剝繭去觀察、去理解,否則在找到真正的原因之前,你可能會不自覺且不斷地出現傷害自己往前邁進的行為。

如同書名《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The Mountain is You),那些我們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其實都是自己無意識中困住自己的,因為我們會有自我破壞的行為,這些行為源自於無意識的負面聯想,是一種不理性的恐懼,同時也是讓我們暫時脫離眼前問題的方法。

因此自我破壞就是一種飲鴆止渴的行為,而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一直有這樣的行為。對此,書中提出了將近20個自我破壞的行為,以及對應方法。這部分讓我閱讀了許久,細細思考自己有哪些自我破壞的行為,以及可能是什麼樣的深層原因造成的。

不用當頭棒喝,這本書屬於溫柔且有力量的類型,用易懂且易於記住的語言與你對話。書中提到:「所謂的谷底,指的是當我們終於面對自己之時,指的是當所有的一切都出錯之時。也唯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一切的問題,都源於我們自身。」當你意識到自己真的必須做出改變,並且拿出行動的時候,那裡才是谷底,因為接下來你就會開始往上爬。

最終會發現:

你必須征服的不是那座高山,而是你自己。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頁

本書摘要

在平易近人的說明背後可以看出不少的心理學根據,相當具有說服力,同時又不會像科學書籍那樣生硬。

本書緊扣你與山的描述,山就是你必須跨越的障礙,是你與期待的生活、期待的自己之間的差距。

我認為本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上半部是一到四章。首先點出你與山(阻礙)的關係,以及自我破壞行為在當中扮演的角色,接著說明自我破壞行為怎麼來的,以及有哪些常見的行為。認識自我破壞行為之後,就要更近一步到那些引發自我破壞行為的情緒,以及不同的解讀方法。最後則是該如何察覺這些情緒與行為。

而在下半部的五到七章則是說明如讓自己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幸福。不只要放下過去,也要打造未來,並且專注於當下。最後讓自己可以從自我破壞的行為跳脫出來做到自我控制。

Image by Tsvetomir Lazarov from Pixabay

關鍵收穫與心得

讓我們無法好好前進的自我破壞是如何產生的?

自我破壞大多源自於負面信念、不熟悉的情況和不好的聯想,而這些來源可能都是無意識中在自己的腦內刻下的。像是父母的行為、周遭環境給的資訊、突發的負面事件等。有時候自我破壞也與「偏見」相似。

這些來源和想法成為我們成長過程建構觀念的材料,就像如果健康的父母突然生了重病,或許健康就會讓自己無意識中與脆弱連結起來,而讓自己過度擔憂會發生問題;或是週遭的人常說,「有錢人要靠黑心、沒有道德底線才會賺到錢」,這樣的想法,就很有可能讓你在創業或是承接更高職位的機會出現時,用其他方式讓自己得不到這些機會,像是有過度的壓力反應、感到相當害怕或是變得易怒等,因為其實自己無意識中在擔心,自己會變成那種討厭的有錢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很難察覺自我破壞的出現,因為那就是我們自己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要發掘並且改變這些已經不合時宜的想法,無疑是在挑戰自己長久以來的認知。

雖然有自我破壞,但我們可以讓它可以不存在

前面提到自我破壞大多源自於負面信念、不熟悉的情況和不好的聯想,雖然是我們深根柢固的習慣和念頭,甚至難以察覺,但我們還是有方法可以處理。

首先檢視自己是否限於自我破壞的循懷中,這邊提供作者分享的幾個顯著症狀如下:

  1. 相較於把時間花在愛你的人身上,你把更多的時間耗費在試圖讓那些不喜歡你的人對你留下深刻印象。
  2. 相較於自己想要什麼,你更明白自己不想要什麼。
  3. 你盲目的追逐各種目標,而不問自己為什麼會想要這些東西。
  4. 你試圖去關心每一件事。
  5. 你正在等待別人為你打開一扇門、給予你認可,或者將你期待已久的生活交到你的手中。
  6. 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走了多遠。

接著,找出核心需求,這需要先認識「核心渴求」。「核心渴求」基本上就是你最想要的東西,會讓你經歷激烈的內在衝突或自我破壞,常常是因為這個「核心渴求」沒有被滿足。你可以透過觀察那些讓你最糾結的事情和讓你最有動力的事情,來找出自己的核心渴求。思考這些事情背後的動機,就會發現根源,而找到這些事情的根源,就能找到自己的「核心渴求」。

找到「核心渴求」就能明白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麼,舉例來說:如果核心渴求是「掌控一切」,那麼核心需求就是「信任」。你越少滿足自己的「核心需求」,「核心渴求」就會越吵鬧,自我破壞的症狀就會越嚴重。一旦你開始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能夠開始解決生活與核心需求不一致的問題。

最後,「接納」因為打斷自我破獲行為而產生的情緒和負面感受。當這些情緒浮現的時候,非常重要的行動,就是給這些情緒一個空間,並且對它們進行觀察,就像有石頭掉入水中而泛起的漣漪,靜靜地給一些時間,就會散去。

Image by PublicDomainArchive from Pixabay

透過兩個小技巧放下過去,更能幫助自己走向期望的未來

憂鬱的人活在過去,焦慮的人活在未來。自我破壞的起源大多是我們「過去」的信念,一直延伸到我們「自以為」在追尋目標的未來。

因此我們得學會放手,讓我們可以用嶄新的角度看待過去的自己,以及看見不同未來的可能性。放手並不是不斷告訴自己「該放下」,這樣的反芻思考只會讓自己陷得更深,你可以透過兩種技巧讓自己逐漸放下。

  1. 改變對過去事件的看法:透過改變自己對它的看法,就可以改變現在的狀態。你可以改變自己的生命故事,也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你可以不再執著於過去的生活
  2. 建立新的習慣:透過建立新的生活,讓自己沈浸並投入其中,隨著時間推移,就會漸漸地忘記過去。

我認為「建立新的習慣」同時也是幫助自己邁向未來,但不過度追求的方式。這需要呼應前面段落的「核心需求」,透過「核心需求」去建立自己真正的目標。這個過程可能會反覆遇到批評、質疑,讓你產生許多內在的負面聲音或壓力,但你只需要學著「認可你的感受」。

不需要與那些批評、質疑正面衝突,但就像突然有許多水流通過水管一樣,水流過時會有一些撞擊、震動或是壓力,而你只需要讓它流過,並不需要急著對它做什麼,接受它就是會流過,也終究會流過。這方法旨在:「讓自己擁有這些感受」。一旦我們擁有並承認某種情緒,它往往就會自行消失。

這能幫助你在「尋找真正目標」與「建立新的習慣」的過程中,更好面對那些因為變化所帶來的負面感受。而隨著時間過去,你在前往真正目標的路上,更健康了、更快樂了,也更平靜了。

這是我們從放下過去,到尋找未來,並且保持當下平靜的旅程,因此,不再憂鬱過去,也不再焦慮未來。

結語

閱讀這本書下半部的過程,讓我不斷想到《踏實感的練習》的內容,當我們想要擺脫過去,迎向未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專注當下,讓自己找到內心的平靜。我想這也是在本書作者提到的:「發現內心平靜的最重要部分之一,就是要放棄對『幸福』的渴望。」

當我們過度執著在追求所謂的「幸福」時,是否真的幸福?我認為追求幸福的人,就是一直盯著遠方,而看不見周遭的風景與人的人。給人一種顧城的《遠和近》詩中描述的:「你看雲的時後很近,你看我的時候很遠」的感受。

追求幸福的人,到底幸福還是不幸福呢?或許這還必須觀察這個人如何看待過去,追求某種幸福是否只是一種逃避某種情況的藉口。

書中佳句

  1. 你的那座山,是你和你想要的生活之間的障礙。面對它,也是你獲得自由和成長的唯一途徑。你之所以會處於現在的困境,是因為有某一樣東西讓你看見了你的傷口,而你的傷口將讓你看見你的道路,而你的道路將讓你看見你的命運。
  2. 我們沒有必要把餘生的時間都耗費在企圖完成某種年輕時所認定的完美成就上。當時的我們還太年輕,當時的我們甚至都還不了解自己。我們唯一該做的事情,是為此時此刻的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3. 知道自己的目標並不一定意味著生活就此一帆風順,或者你永遠知道該做些什麼。事實上,真正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時,未來不會是清晰的,因為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實際上是在追隨別人的生命藍圖。

發佈留言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