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臉寓意各種思想、行為都只能代表某人的一部分。我們所有的好壞與面貌,都有成長的機會。

閱讀心得

《讓思考品質飛躍提升的結構讀解力》心得 -AI時代下,人類不可或缺的能力

一段話心得摘要

結構讀解力是理解資訊,與他人溝通不可或缺的能力,可以透過日常接觸的資訊訓練,提升思考品質。

為什麼分享這本書?

看到那些談吐相當清晰且具有邏輯的人,你是不是也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能夠有脈絡地把想法給好好表達出來。

其實不是那些人比你優秀或天生就很有邏輯,只不過是他們比你更早做這方面的訓練,讓他們更懂的拆解和組織事物的脈絡。簡單來說,就是他們對於「資料處理」這件事情已經相當得心應手,能快速找到訊息中的重點,並且做好整理。

而這樣整理的能力,就是本書所談的「結構讀解力」。如果你想要強化這方面的能力,這本書能夠提供相當好的觀念和指引,並且作者提到這不是學童才能學的技巧,成年人也可以隨時開始訓練,培養「結構讀解力」。

結構讀解力分為下列三個部分——

  1. 閱讀論述性文章,讀解文章的邏輯。
  2. 閱讀故事和抒情性文章,讀解人的心情。
  3. 組織想法,進行解釋、輸出。

前兩個部分屬於透過「輸入」來練習,而第三個部分則是透過「輸出」來練習。透過書中的介紹,我們可以在平常看報紙、雜誌、專刊、小說等文字的過程中,更有意識地去練習找到「結構」,並且進行「讀解」。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頁

關鍵收穫與反思

結構讀解力為什麼重要?

在工作場域或商業環境中,不論是遇到報告內容容易讓人理解的簡報者、口條清晰的上司、合作過程很少摩擦的同事等,都會讓我們感到開心。而這些人能夠在互動過程中做到這件事,很大程度都與結構讀解力有關。

然而,當我們更近一步思考這些場景,會發現這個能力除了可以減少許多可能的問題之外,潛藏在這些好處背後,我認為更重要的一點是,「能幫助群體一同進步」。

在《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一書中談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其中,思考的品質在《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書中的意思,就是「在你決定要做的行為和要說的話當中,你能為他人顧慮到多少」。

這與結構讀解力的第二部分:「你如何讀解他人的心情?」有高度的關聯性,在整個事件的脈絡中,你是否能夠把他人的心情、需求、背景,甚至是思維、行為模式等都找出結構,並進行讀解,會很大程度影響你和他人的互動方式。

在某些場景中,我們會說有些人很自私、只會想到自己,正是展現了這些人在這些事件中的思考品質。

有句話這麼說:

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會成為你的言語;
注意你的言語,因為它會成為你的行為;
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會成為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會成為你的命運。

因此,很顯然地,結構讀解力並不單純只是影響我們的說話方式是否清晰,甚至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命運。

Image by free stock photos from www.picjumbo.com from Pixabay

如何培養結構讀解力

想要培養結構讀解力,我們得要分開看「結構」與「讀解」,這兩個部分,這就如同現在的人工智慧要被建立起來,需要有資料與模型。結構就如同資料,而讀解就如同模型,缺一不可。

首先是「結構」。想要抓出資訊的當中的結構,需要做的練習就是多看他人的文章,也就是説我們本身需要先具備足夠的資料量,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理解資訊。

在文章撰寫的結構當中,有兩個常見的方法,分別是「演繹法」和「歸納法」,演繹法是根據事物的法則去推演結果的方法;歸納則是找出資訊之間的共同性的方法。當我們有越來越多的資訊量的時候,這兩個方法就能越用越順暢,同時,這兩個方法也能幫助我們在往後更容易看出資訊之間的「結構」。

接著是「讀解」的練習。作者提到當中包含兩個層面。

  1. 多體驗各種生活,多接觸各種資訊,讓資料庫的內容更豐富。
  2. 平時閱讀文章時,刻意去預測文章後續的發展

我認為第一點提到讓資料庫的內容更豐富,與前面「結構」所提到增加資料量,有些微的不同。

在結構的部分,增加資料量是為了讓結構的形成更加穩固,讓我們更快看見某種結構。然而,在讀解的部分,要讓資料庫內容更豐富,是為了增加結構的多元性,讓我們的思維更加廣闊,看見更多可能性而不被侷限。

而有更多的結構之後,運用第二點的預測,去強化我們對這個結構的判斷能力,知道在現在的情況下,後續會怎麼說明或發展。

上述的步驟反覆練習,就能幫助我們強化結構讀解力。我想,這可以說是,要我們在平常面對各種資訊的時候,更加有意識地去看待和跟過往所知的聯繫在一起,而如果訊息接下來的發展不如我們的「預測」,就增加我們的「結構」。

但唯有一點要注意,小心不要情況不如自己「預測」的時候,就直接否認那樣的情況,這反而會讓我們越來越封閉。

結語

在AI的影響下,我們獲取、產生資訊的速度又會比起過往更加大幅提升,而根據《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提到的「習慣化」,我們將會更加適應這樣的資訊生產速度,而讓「結構讀解力」這樣的能力更顯得重要。

在科技速度變化更加提升的時代下,慢下我們的腳步,回到生為人類應有的步調,好好磨練我們人類獨有的思考能力,我想,將會是未來時代越來越重要的議題。

書中佳句

  1. 簡而言之,商務活動就是反覆對資訊進行理解、分析、解釋、傳達,然後與他人一起行動的過程。不論看到的或聽到的訊息,想要正確理解,就必須具備「讀解力」;到了傳達階段,則要將內容以對方「容易解讀」的方式傳達出去,否則就沒辦法一起行動或合作了。
  2. 我認為,讀解,最終就是理解他人腦中的思緒。
  3. 我們不是要界定哪個答案正確或不正確,而是要明白不同的人會有各種不同的思考和感受方式。想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就要盡可能地瞭解其背景和經歷,加以推敲,然後產生共鳴,並且持續實踐這一整套過程。
  4. 寫出來、講出來、表達出來,這樣的過程具有與別人分享的優點,同時還能確認並鞏固自己的想法。
  5. 從大量的訊息中,提取對自己和對方而言重要的訊息,辨識它們之間的關聯性,並提出佐證以取得理解,這套過程就是結構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