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謙遜才能重新思考我們過去的承諾,需要懷疑去質疑我們目前的決定,需要好奇心去重新想像我們未來的計劃。而在這麼做的同時,我們的發現可以讓我們掙脫熟悉環境以及先前自我的束縛。重新思考能解放我們,去做比更新我們的知識和看法更多的事,那是一種工具,能帶來充實的生活。
摘自 逆思維 – 結論
提醒:標題的學習質疑和反事實,並不代表無條件反對,而是經過審慎評估和判斷的思維。
這本書引人入勝的地方就在於,雖然引用了大量研究資料,卻很少使用數據去作證明。這些引用的研究如同故事的一環,而不僅僅是為了說服人的證據,讓你不自覺地一直看下去。就如同在第二篇章〔人際的重新思考 開啟他人的思維〕所提到的故事。
一位辯論高手-哈里許,在面對擁有龐大例證數據的對手,以及較為不利的辯論立場下,沒有使用太多數據論述,卻在最後讓多數觀眾在最後轉向支持他。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用故事洗鍊思維
【逆思維】的作者是亞當·格蘭特,寫過多本暢銷書,包含:【給予】、【擁抱B選項】等。他是世界知名的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也是學生評價最高的老師,並被美國《商業週刊》選為最受歡迎教授,名列世界四十歲以下商學院教授TOP 40。
前面所提到的故事,必須補充一下,哈里許所面對的對手,其實是IBM所開發的人工智慧,擁有四億篇來自可靠報章雜誌的文章作為資料庫,可以進行關鍵論述的整理並做出合適回覆。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在看到這個事實的時候嚇了一大跳,哈里許到底是怎麼贏過擁有如此龐大資料庫的人工智慧,贏得觀眾支持。
作者因此去訪問了哈里許,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哈里許給出的其中一段回答是:「論述通常遠比實際需要的更具戰鬥力及敵對性,你應該願意聆聽別人在說什麼,並且為此給予肯定。這讓你聽起來像個理性的人,把所有的事都考慮進去。」
也如同作者所說的:「一場好的辯論不是戰爭,甚至不是拔河,如果把繩索拉得夠用力,就能把對手拉到你這邊。它比較像是一隻尚未編排的舞蹈,要和心中有一套不同舞步的夥伴協商。假如你太努力嘗試帶舞,你的夥伴會抗拒:假如你調整配合對方的舞步,讓他也能同樣這麼做,最後你們就比較可能跟上旋律。」
我認為哈里許所做的事情就像是【造局者】這本書的第四章〔反事實〕所提到的:「反事實就是一種作夢,但帶有巧妙的引導、刻意的聚焦。」利用承認雙方的共同之處去引導想法,並且在每次的回覆拋出讓對方思考的問題,如同作者引用研究的結論所說明的:「最可能說服你改變心意的人,是你自己。」
因此哈里許所做的事情,並不是透過數據去強化自身立場,讓雙方對立更強化,而是找到雙方的共同之處,去引發對等立場的感受並聆聽,才能將問題在合適的時機拋給對方,讓對手和觀眾自己說服自己。
如同此段落的標題:用故事洗鍊思維。由於處在大數據時代,處處要求證明,人人都有數據,我們與人的溝通也似乎越來越容易進入對立狀態。因此書中的這個故事讓我很有感觸,就如同我記憶深刻的事情一樣,我記得的是當時的情境、心情、各種感覺,像是出遊時的天氣、買了很喜歡的東西,這些屬於故事的環節;但我很少會記得數據有關的事情,像是氣溫幾度、具體花費金額。
當我們處在用數據據理力爭的狀態時,通常不是有輸有贏,就是兩敗俱傷。因此我認為透過這個故事,最大的收穫就是,我們需要去理解他人的故事,透過好奇帶來同理,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溝通,並引發改變。
我的逆思維 啊哈! moment
家裡有一隻不太吃飼料,但很愛吃肉泥的貓,在客廳餵食常常聞一聞肉泥就甩頭而走,但在臥室餵食則連平常較少吃的口味都會吃得乾乾淨淨。一開始全家都認為,牠在特定情境下才會吃肉泥,而且專挑喜歡的口味,已經認定牠是一隻任性的貓。
逆思維讀到一半,牠如同平常一樣蹲在讓我不得不注意到的位置,無聲卻清楚地要求吃肉泥。走到客廳,拿起肉泥,坐到準備餵食的位置上,才想著不確定牠會不會乖乖吃完,突然,腦袋閃過一個不同的想法:「客廳和臥室在餵食時一個很大的差異,是在椅子的高度。如果不想吃是因為『吃肉泥的角度』而不是『吃肉泥的環境』呢?」
有想法之後,就立刻做了幾次簡單的實驗驗證,雖然最後發現,「吃肉泥的角度」並不直接影響牠吃或不吃,牠還是比較願意在臥室裡面吃,但我質疑了原本沒有懷疑過的看法,而去做了嘗試。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對貓來說可能是大事),但我想這可能可以說是嘗試使用逆思維的第一步。
為了討吃,使出剛學會的注意力收割技能
如何培養逆思維
關於培養逆思維的方法,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質疑自己的想法,去承認自己不是每次都是對的。下面是我很喜歡的佳句,也與質疑有關,接著我也會分享幾個書中我認為對於培養逆思維相當有幫助的技巧。
若妳想擁有靈魂的安寧與幸福,就去信仰。但若妳想成為真理的使徒,就多質疑。 – 尼采
以價值而非看法來定義你的身分認同
在【原子習慣】也提到身分認同這個概念,並且舉例,「比起宣稱自己『想要投票』的那些人,認為自己『是個投票者』的人更有可能去投票。」「想要投票」是一種想法,「是個投票者」則是一種身分認同,背後的價值可能是認真參與公民議題。
我認為價值是可以比想法包含更多面向和彈性的角度,當我們以價值去看待投票這件事情的時候,即便得知某位朋友投給另外一個政黨的候選人,而自己不認同另一個政黨,可能也會認同對方是一個跟自己一樣的投票者,較有可能展開理性的政治討論。而如果只是「想要投票」,並且最後也沒有去投,遇上他人說,「為什麼沒有去投票?」「如果投的是XX政黨,那沒去投也沒關係」,可能就不容易讓我們去思考彼此的價值和關聯性,甚至因為產生對立,而更不容自己的想法和行為被質疑,同時對話就很可能會聚焦在各自政黨的優劣,而非投票這件事本身。
打造異議網路,而非支持網路
異議網路就是願意用客觀的方式點出自身想法漏洞和不足的人,透過打造會給自己不同看法的網路,讓自己多接觸不一樣的觀點,才能幫助思維更有彈性以及了解自身思考的侷限和盲點。我想這也如同下面這句話背後的涵義:理解不同想法,找出合適的作法。
判定一流智力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腦中同時擁有兩種對立的想法,還能保持正常行事。
費茲傑羅 – 大亨小傳作者
提出較好的問題
講到提問就想起先前看了【精準提問】後,所寫的心得,當中提到同樣重要的關鍵技巧:聆聽。當時也寫下了這樣的副標題「真正善於提問的人,都善於傾聽」。要先聽懂了對方話中的含意,才能在對方願意聽下去的利基上做出提問。
而提問時,可以詢問的方向有,「什麼樣的證據能使你改變看法?」「最初是怎麼形成這種看法的?」應該質疑的是對方如何而不是為何有現在的看法。
將具有爭議的主題複雜化
書中提到兩位心理學領域的學者,一位是丹尼爾·高爾曼(Daniel Goleman),他讓EQ這個概念變的普及。他宣揚對工作表現來說,情緒智商比認知能力(IQ)重要,而且領導工作有「將近90%」的成功都要靠它。而另一個極端是喬登·彼得森(Jordan Peterson),他寫過一篇文章<沒有情商這種東西>,並且指控情緒智商是「騙人的概念、一時的流行、便利的潮流,一場企業行銷的騙局」。
而作者認為,這兩位都太過極端,各自都有對也有錯,重要的是,EQ和IQ在何時會顯得重要。
當我們固執己見,堅持站在議題光譜的其中一端上,我們就聽不進其他聲音,也不會去質疑自己想法可能出錯或是參考其他更具說服力的看法。
持續培養逆思維
職場、家庭、學校、出遊等,我們在各種情境下都會需要與人溝通,我想走出舒適圈不見得非得是外在環境的改變,調整甚至質疑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種。當你願意不堅持己見,去面對自己的想法可能出錯的不適感,就已經成功的走出了舒適圈。
培養逆思維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我認為逆思維能幫助我們更具同理心與好奇心去看待每個不同的看法,並且打開更廣的思維和看法。同時因為這樣的態度,建立起對他人想法的謙遜,也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
在書本結語的章節提到一個故事,是某間醫療中心,有一位名叫甘蒂絲·沃克的同仁,受到許多病患的尊敬和愛戴,因為她除了免疫系統之外,更是照顧了病患的心靈。每當病患經過治療後,她經常是第一個出現安慰病人家屬的人,也會分享生活趣事給病患聽。
而甘蒂絲不是醫生、護士,也不是社工,她是一位清潔人員。但她的行為刺激了其他的清潔人員做出改變,有一位會自動自發重新布置牆上的畫,希望透過變化能刺激昏迷患者的意識。而當有人問起這件事,那位清潔人員回答:「沒有,這不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不過是我的一部分。」
許多旅程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離開已知的世界。 – 佚名
1 則自動引用通知